天津日报:百年校地情

发布者:范新新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78

百年前,爱国华侨陈嘉庚倾资创办厦大。他一生爱乡爱国、兴学兴教、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早在1915年天津发生水灾,远在南洋的陈嘉庚得知消息后,积极奔走于侨商各界,募得二十余万元救济天津。厦大与天津校地友好的历史画卷由此缓缓展开。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192146日,一曲校歌激昂奏响,厦门大学正式开校。这首校歌由出生于天津的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谱曲,是中国早期大学校歌中少有的以西式音乐为主要旋律的歌曲,也开启了赵元任为国内高校谱写校歌的先河。

弘一法师李叔同,这位集文学、戏剧、绘画、书法、诗词、音乐、佛学于一身的海河之子,一生充满传奇。1928年,弘一法师欲前往泰国弘法,轮船途经厦门时靠岸。当时主持厦大校政的陈嘉庚胞弟陈敬贤接待了法师一行。在陈敬贤等人的挽留下,弘一法师觉得厦门是理想的居住、著书、弘法之地,于是打消了前往泰国的念头,自此与闽南缘结十四载。厦大图书馆珍藏的收录有弘一法师在鼓浪屿日光岩寺手抄经书真迹的书籍《弘一鼓浪写经》,默默见证了津门雅士名重厦门的过往。

19495月的一天,一艘客轮停靠在天津码头。船一停妥,接待人员便满怀热情地走上船来,有人喊着:“《资本论》的两位译者都到了啊。”他们所说的人物便是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厦大首任校长的王亚南和曾在厦大求学任教的郭大力。19491月,王亚南等进步人士鉴于形势撤退到香港,而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经我党有关方面安排,离港经天津赴北平见证新中国的成立。天津作为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这里会聚过无数四方贤达,也承载了厦大人与祖国同心同向同行的闪光足迹。

岁月悠悠。厦门大学与在津学术文化机构交流往来频繁,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记录了历史、见证了友好。

姜立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数学系创始人,1926年携其得意门生江泽涵到厦大数学系任教,兼任数学系主任,为厦大数学系的充实和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1933年,应姜立夫之邀,1928级厦大校友柯召到南开大学当助教,一肩挑多门课程,勇担教学重任。春去春又来,1997年,姜立夫之子姜伯驹受聘为厦大兼职教授,延续着父辈的情谊与期望。此外,张伯苓之子张希陆在1930至1935年间,也曾任教于厦大数学系,后任理学院院长。2019年,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正式落户厦大,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主任陈永川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续写着新时期厦大与南开的数学情缘。

厦大与天津高校在化学领域也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早在1928年,著名化学家、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建人邱宗岳就曾来厦大任教。上世纪50年代初,厦大化学系只有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两个方向。为平衡学科发展,学校派教师赴南开大学进修有机化学,有力推动了厦大有机化学专业课的开设。厦门大学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互派学者讲学,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化学人才。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本硕博均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后攻读南开大学博士后。1993年起任教于厦大,教学成果显著、科研成绩突出。以李清彪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延展着津厦高校间的学缘相交之路。

“百年风云南北望,滨海依河鹭岛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天津学子远赴厦大求学。我国化学激光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学家、1943级厦大校友张存浩院士,年逾八旬回忆起厦大时光,心里仍满是感慨与深情。勤奋好学的学风,基础课程教学的强大讲授阵容,萨本栋、傅鹰、蔡启瑞等诸多名师的谆谆教导,都是其难以忘却的记忆。

近百年来,一批批厦大人从东南鹭岛北上津门大地,在各个领域融入天津发展大潮。

著名化学家、天津大学化学系创建者之一的刘云浦,是厦大化学系首届毕业生,1952年起任教于天津大学;1959届校友王榕树,任教于天津大学,在环境核化学与水化学交叉领域,发展了多项基础理论、新方法和新材料;1983届校友郑兴灿,一直致力于城市给排水和水环境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设计工作,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荣誉称号;2000届校友卓妤,在空客天津总装公司A320项目期间,担任首席试飞计划工程师,顺利完成首架飞机的交付工作,并于2017年获得“天津青年五四奖章”。

白鹭起舞挥洒青春本色,新时代青年厦大人用青春和汗水为津门大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013年至2019年,有500多名厦大学子到天津就业。同时,天津制定了面向厦门大学定向选调生人才计划,吸引优秀毕业生赴天津干事创业。

期待厦大与天津续写校地情缘新篇章。

(天津日报2020年7月31日第12版)